知行合一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。
出处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上卷:“只是个冥行妄作,所以必说个知,方才行得……某今说个知行合一,正是对病的药。”
例子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一卷第19回:“若我俩联合起来,才叫知行合一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ī xíng hé yī
注音ㄓ ㄒ一ㄥˊ ㄏㄜˊ 一
感情知行合一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挑三拣四(意思解释)
- 圆颅方趾(意思解释)
- 正本溯源(意思解释)
- 安内攘外(意思解释)
- 落叶归根(意思解释)
- 处之泰然(意思解释)
- 南辕北辙(意思解释)
- 劳民伤财(意思解释)
- 肝胆欲碎(意思解释)
- 慌里慌张(意思解释)
- 寿元无量(意思解释)
- 算尽锱铢(意思解释)
- 营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扬威耀武(意思解释)
- 困而不学(意思解释)
- 救经引足(意思解释)
- 百步穿杨(意思解释)
- 款学寡闻(意思解释)
- 讨价还价(意思解释)
- 将伯之呼(意思解释)
- 众建贤才(意思解释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美人迟暮(意思解释)
- 学而优则仕(意思解释)
- 快人快语(意思解释)
- 斗转星移(意思解释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释)
- 老牛舐犊(意思解释)
- 改恶向善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勤俭节约 |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。 |
| 聋者之歌 | 聋者学人唱歌,却听不到歌声,无以自乐。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,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。 |
| 多多益善 | 益:更加;善:好。越多越好;不厌其多。 |
| 锲而不舍 | 锲:雕刻;舍:停止。不停地雕刻。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。 |
| 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。 |
| 七搭八扯 | 同“七搭八搭”。 |
| 信及豚鱼 | 及:达到;豚:小猪。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。比喻信用非常好。 |
| 犀牛望月 |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。 |
| 形神不全 | 形:形体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 |
| 浪费笔墨 |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。 |
| 生龙活虎 |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。形容活泼矫健;富有生气。 |
| 徇私舞弊 |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;做不合法规的事。徇:依从;舞弊: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。 |
| 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| 令人满意 |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
| 阳春白雪 |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
| 雷霆万钧 | 雷霆:暴雷;霹雳;钧:古代的重量单位;一钧合15公斤。形容威力极大;不可阻挡。 |
| 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 | |
| 比众不同 | 与大家相比,大不一样。 |
| 心烦意乱 | 心情烦躁;思绪纷乱。形容内心烦闷焦躁。烦:烦躁;意:心绪;心思。 |
| 贤母良妻 | 见“贤妻良母”。 |
| 风声鹤唳 | 唳:鹤鸣声。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。形容惊慌失措;或自相惊扰。 |
| 古往今来 | 从古代到现在。泛指很长一段时间。 |
| 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| 笑貌声音 | 笑貌:表情;声音:谈吐。指人的言谈、态度等。 |
| 双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。 |
| 雷大雨小 | 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
| 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| 心小志大 | 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 |